設計美學作業二
西洋傳統設計美學法則的運用與練習
B10433309洪辰諭
指導老師:楊裕富
一、君士坦丁凱旋門
位於羅馬的一座凱旋門,位於羅馬競技場與帕拉蒂尼山之間。君士坦丁凱旋門是為了紀念
君士坦丁一世於321年10月28日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中大獲全勝而建立的。君士坦丁凱旋門也是羅馬現存的凱旋門最新的一座。
1.數值比例
君士坦丁凱旋門高21公尺,寬25.7公尺,縱深7.4公尺。它擁有3個拱門,中間拱門高11.5公尺,寬6.5公尺;兩側的拱門高則高7.4公尺,寬3.4公尺。
輪廓為方矩形,拱門上方由磚塊所砌成,表面則有雕刻圖案。君士坦丁凱旋門主體是由幾根分開的圓柱及刻有銘文的頂樓所構成,
與人相比顯得雄偉壯闊。
2.幾何系列
正面輪廓為方矩形,搭配三個拱門正面穿越建築主體,拱門上方的頂閣表面刻有銘文,而且兩個面都完全相同。而位在拱門上端兩側則裝飾著8個長方形浮雕。
形成左右對稱之關係。
3.幾何構圖
矩形和拱形這兩元素構成此建築,而矩形的建築主體又搭配幾根圓柱。
4.時間系列
在拱門下方的方型重複排列,規律且一致,具有韻律感。
5.文化符碼
君士坦丁凱旋門的表面大量使用其他更古老的紀念建築材料來裝飾,並集合成君士坦丁時代的建築。
它讚揚了君士坦丁在戰爭中獲勝,這座「歷史性」的建築則描述他在羅馬活動的核心思想:同時在戰爭及執行公民任務方面讚美皇帝。
一種看法認為君士坦丁凱旋門的裝飾採用圖拉真、哈德良與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這些皇帝在位的「黃金時代」暗指君士坦丁也將會成為這些「優秀皇帝」的其中之一。
拱門上方的頂閣表面刻有銘文,而且兩個面都完全相同。而位在拱門上端兩側則裝飾著8個長方形浮雕。
這些浮雕原先是一座紀念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的未知建築物上面的裝飾物,可能是從紀念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在馬克曼尼人戰爭(Marcomannic Wars)
獲勝的凱旋紀念物上移走的。不過建築師將馬爾庫斯·奧列里烏斯皇帝的頭像重新雕刻成君士坦丁。
君士坦丁凱旋門每根圓柱頂端的達基亞囚犯大理石雕像是圖拉真時代的產物,很可能是來自於圖拉真廣場。
二、帕特依農神殿Parthenon
1.數值比例
柱身維多立克式中間略粗,頂部直徑比中央部分細少,調整視覺平衡,
往中間傾斜的正身可以修飾視覺效果等,外牆與外牆元素上有黃金分割比例1:1.618造成的建築效果。
2.幾何系列
矩型建築,正面有8根外柱,側面則為17根,有對稱平衡的美感。
3.幾何構圖
柱列與後方牆面形成深度,具有左有對稱穩定的美感。
4.時間系列
透視關係與柱列的排列形成律動感。
5.文化符碼
描述了雅典娜與波賽頓之間為了爭取成為本城市守護神的榮耀而戰。雅典娜與波賽頓在整個佈局的中央,
女神擁著橄欖樹對抗著高舉三叉戢作勢攻擊大地的海神,這把整個畫面強烈的區分開來,在他們的旁邊,
各領著一群由雙輪戰車帶領的群眾,這個三角眉飾上看到的族群性格,充滿著雅典神話的風味。
1.數值比例
萬神殿的穹頂內部還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
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並給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大理石的地面上也使用了格子圖案,
並在中間稍稍突起,這樣當人站在廟宇中間向四周看去時,地面上的格子圖案會變形,進一步給人造成一種大空間的錯覺。
2.幾何系列
它的外觀、內部結構簡潔,主體呈圓形,由矩形的柱 廊與圓形的主殿所構成。穿越門廊,
進 入主殿圓形空間內,寬廣空曠無一根支柱,穹頂頂部開有直徑9公尺的圓洞,稱為圓頂之眼,
圓形的建築體形成對稱原則,其巨大的體量與完美單純的形式,創造出一完整、 單純、統一、和諧的空間。
3.幾何構圖
萬神廟的外觀結構圖萬神廟的結構簡潔明了,主體呈圓形,頂部覆蓋了一個直徑達 43.3 公尺的穹頂,
是自建成後到 1436 年間最大的穹頂。穹頂的最高點也是 43.3 公尺,頂部有一個直徑 8.9 公尺的圓形大洞,
用於採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泄下,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
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築的本性。
4.時間系列
穹頂內部做了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這不僅在視覺襯托出穹頂的巨大,
其幾何長形規律漸變、反覆,形成一種向心的韻律
5.文化符碼
柱廊為希臘柱式與三角眉牆組成,面寬33公尺原本上面裝飾著許多雕刻;柱廊總共有16根擎天而立的
科林斯式花崗石柱。
萬神殿的來由,是十八世紀的時候,法王路易十五長年重病,他祈求巴黎守護女神,祈求身體康復。
當他病癒之後,為了實現他的諾言,在1744年委託蘇芙婁,在拉丁區小丘頂設立一座教堂,
直到1790年完工。當時因為大革命,教堂收為國有改為法國先賢祠,成為革命時期法國近代
偉人的安息所。中間拿破崙曾經將他還給教會,但是1885年以後又改為公共建築直到現在。大陸方面將萬神殿翻為『國葬院』。
留言列表